《马可波罗游记》:一本带你穿越13世纪的奇幻旅行书

如果你家有个爱探险、喜欢听神奇故事的孩子,那《马可波罗游记》绝对是一本不能错过的书。这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日记,而是13世纪的“环球影城”——里面充满了神秘的东方、繁华的丝绸之路、宏伟的宫殿、奇异的民族风俗,还有让人惊掉下巴的中国美食!

一、历史背景:谁写的?啥时候写的?

《马可波罗游记》(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)是一部13世纪的游记,由意大利商人兼探险家**马可·波罗(Marco Polo)口述,意大利作家鲁斯蒂谦诺(Rustichello da Pisa)**记录成书。

马可·波罗出生于1254年,来自意大利威尼斯。他的家族是商人世家,父亲和叔叔都是丝绸之路上的“老司机”。1271年,年仅17岁的马可·波罗跟随父亲、叔叔一路向东,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。

他们的终点站?元朝中国!没错,就是忽必烈大汗统治下的超级帝国。

这一趟旅程长达24年,他们穿越了中亚、波斯、蒙古高原,最终抵达中国,在元朝宫廷生活了17年之久。回到威尼斯后,马可·波罗因战败被捕,在监狱里口述了这部游记,由狱友鲁斯蒂谦诺整理成书,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世界名著。

二、内容梗概:一本让欧洲人惊掉下巴的书

这本书详细记录了马可·波罗在中国以及亚洲各国的所见所闻,其中包括:

  1. 元朝的繁华:描述了忽必烈大汗的宫殿、北京(大都)的壮观街道、发达的交通系统。
  2. 丝绸之路:记录了当时的贸易、文化交流,沿途的奇特民族风俗。
  3. 中国科技:介绍了纸币(当时欧洲人还在用金币)、煤炭(欧洲人还没怎么用过)、驿站系统(比他们的快递还快)。
  4. 美食文化:提到了中国的茶叶、面条(有传说马可波罗把面条带回了意大利,但实际上面条在欧洲早已有了)。
  5. 奇异生物:比如他形容长颈鹿是“像鹿一样的神兽”,或者“龙”可能是鳄鱼。
  6. 神秘的东方信仰:描述了佛教、道教,还有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观察。

这本书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,简直是一本“魔法指南”——他们甚至不相信马可波罗说的是真的!

三、原文摘录 & 释义

原文(节选自《马可波罗游记》):

“The city of Kinsay is so great that it hath twelve thousand bridges; the men of the city are given to learning and to commerce, and there be many religious houses and noble palaces.”

释义:

“杭州(当时被称为‘行在’)大得不得了,城里有一万两千座桥(可能是夸张了),市民喜欢学习和经商,城里有许多寺庙和豪华的宫殿。”

马可波罗对当时的中国城市发展惊叹不已,特别是杭州的繁荣和美景,让他直呼“人间天堂”!

四、《马可波罗游记》和学中文

  1. 提升孩子的文化理解力
    •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中国,让孩子了解当时的历史、地理、文化。
  2. 拓展汉字学习
    • 孩子可以通过书中的描述学习相关汉字,如“丝绸”“茶叶”“元朝”“宫殿”等。
  3. 激发对中国故事的兴趣
    • 书中描述的中国习俗,比如春节、官员制度、皇帝生活,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中国文化。
  4. 让孩子学会表达
    •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书中的故事,比如“如果你是马可波罗,你会怎么向朋友描述中国?”

五、其他趣事:马可波罗到底说的是真还是假?

《马可波罗游记》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,而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品。有人质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,因为:

  • 他没有提到长城,但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元朝对长城并不重视。
  • 书中没有太多汉语词汇,但这可能是因为他回到意大利后很少再使用中文。
  • 他夸张了很多数字,比如杭州的桥有12,000座(可能是为了让欧洲人更惊讶)。

不过,尽管存在争议,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,他的书也为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东方认知。

六、总结:这本书对孩子的启发

  • 培养孩子的探险精神:告诉孩子,即使在13世纪,也有人愿意跨越万里去探索未知世界。
  • 学习历史的乐趣: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,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。
  • 拓展世界观:让孩子明白,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视角,东西方的交流从古至今都在发生。

结论: 如果你家孩子爱探险、爱历史、爱奇幻故事,那一定要和他们一起读一读《马可波罗游记》,让他们感受一下700年前的“环球旅行”有多刺激!

本文由噼噼中文的GiGi老师撰写。海外华裔学中文,我们噼噼中文网与您同在。

喜欢我们噼噼中文的博文,请享用我们的免费学习资源。或者,登录我们噼噼中文的博客主页,阅读更多!

2025年最浪漫的情人节祝福70句(中英文)

汉字的演变:从甲骨文到Emoji的奇妙旅程

《草船借箭》:聪明的诸葛亮和他的神机妙算

自相矛盾:一个能把孩子逗乐的成语故事

《哪吒2魔童闹海》,看了以后,感觉怎么样?

神话传说——哪吒闹海

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:饺子的逆袭之路

《陋室铭》:简洁优雅,教会孩子感恩与自足

司马迁与《史记》

2分钟,明白汉字书写的顺序(汉字的书写规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