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你可能听过但没仔细想过的经典故事:《农夫与蛇》。别小看这个故事,它虽然短,但道理特别深。对于正在学中文的小朋友和想教中文的爸爸妈妈来说,这个故事也有很多可以用来“玩出语言感”的地方。
一、《农夫与蛇》的故事出处
这个故事来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《伊索寓言》(Aesop’s Fables)。这个故事后来被翻译成了世界多种语言,在中国也广为流传。最早被翻译成中文是在清朝,之后《寓言故事》类的书里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故事,比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中就有“东郭先生与狼”的故事,两者的主题非常相似。
二、原文(改写为适合儿童阅读的版本,可做自主阅读的材料)
有一天冬天,天气冷得不得了。
一位农夫走在雪地里,发现一条快冻僵的蛇。
他心想:“哎呀,这条蛇可怜得很,快冻死了吧!”
于是他把蛇捡起来,小心地放进自己的怀里取暖。
没想到,蛇一回过神来,就张嘴咬了农夫一口!
农夫惊叫:“你竟然咬我?我救了你呀!”
蛇冷冷地说:“我本来就是蛇,咬人是我的本性。”
农夫最终倒在雪地里,临死前感叹:“我真不该同情坏东西!”
三、这个故事的深意:善良要有底线
这个故事看上去是在说一条“忘恩负义”的蛇,但其实,它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:
“善良,不等于毫无判断。”
农夫的错不在于他有爱心,而是他没有分清对方是不是值得信任。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帮助了蛇,结果反被咬了。
也就是说:善良需要智慧来保护。
在今天这个社会里,我们当然要教孩子学会关爱、同情、助人为乐。但我们也要教他们: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帮;有些”危险的蛇”,哪怕披着一身可怜的外衣,也可能反咬你一口。
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:认识别人,也要认识自己。
四、相关中文学习点
这个故事短小精悍,但能带出很多中文学习的内容:
- 成语学习:
- 忘恩负义(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反过来害人)
- 引狼入室(比喻自己把坏人引进家门)
- 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(有时候需要一点时间才看得出来)
- 常用句型:
- “我真不该……!”(表达后悔)
- “……是我的本性。”(强调性格或习惯)
- “没想到……”(表达惊讶)
- 对话练习: 可以让小朋友扮演农夫和蛇,用中文演一场“冰雪奇缘”之《我和蛇不得不说的故事》
- 造句练习:
- 请用“忘恩负义”造句。
- 用“没想到”造句,说一件让你很意外的事情。
五、课堂/家庭练习题
1. 阅读理解题
Q1:农夫为什么会救那条蛇?
A. 他认识那条蛇
B. 他想吃蛇肉
C. 他觉得蛇很可怜
D. 他要给孩子看宠物
正确答案:C
Q2:蛇咬了农夫,农夫的反应是什么?
A. 他开心地笑了
B. 他觉得活该
C. 他很生气也很后悔
D. 他要带蛇回家养着
正确答案:C
2. 判断题(对的打✅,错的打❌)
( ) 蛇在故事里是一条可爱的小动物。 ( ) 农夫没有考虑后果就救了蛇。 ( ) 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便做好事。
正确答案:❌ ✅ ❌
说明:故事不是告诉我们不要做好事,而是要有判断地去做好事。

六、和海外孩子学中文的关系
海外的小朋友学中文,经常会说:“中文太难了啦!这些故事又不像英文故事那么好玩。”
但其实《农夫与蛇》这类故事,不仅语言简单,结构清晰,还有点“黑色幽默”,更重要的是,它能帮我们:
- 从故事中认识成语与俗语,而不是死背:比如“引狼入室”这个成语,看一眼故事就知道什么意思,比背词条有意思多了。
- 对话练习的天然材料:
- “你为什么咬我?”
- “这是我的本性!” 小朋友可以用这些句子做情境会话。
- 文化价值讨论的起点:
- 善良一定是好的吗?
- 被伤害后还能继续帮助别人吗?
- 什么时候该拒绝别人? 这些问题都能引发家庭之间很有意义的对话,中文只是一个工具,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。
- “寓言”这种文体的启蒙: 学中文不仅是会说会写,也要学会理解中文的文学类型。寓言故事短小、意味深长,是孩子中文文学学习的好入口。
七、结尾小感言
看完《农夫与蛇》的故事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“哎呀,农夫真倒霉!”
但更值得思考的是——我们在生活中,是不是也经常因为“太善良”,而没有判断就去帮助一些其实不值得帮的人呢?
这个寓言虽然简单,但它的意义却贯穿古今。希望它能成为你和孩子中文学习路上的一个“小灯泡”,照亮词语,照亮价值观,也照亮你们一起成长的日子。
下次你遇到一个“看上去可怜”的人,或许你就会想起那只“有毒的蛇”。善良没错,但要配一颗清醒的脑袋。
本文由噼噼中文的GiGi老师撰写。海外华裔学中文,我们噼噼中文网与您同在。
喜欢我们噼噼中文的博文,请享用我们的免费学习资源。或者,登录我们噼噼中文的博客主页,阅读更多!
儿童正念冥想的好处:培养内心的花园(含儿童冥想音乐Video)
中华文化:孔子(Confucius)与《论语》(The Analects)
端午节的起源和端午节习俗(Dragon Boat Festival)video
澳新军团日的历史意义与纪念Anzac Day+经典Anzac饼干配方
清明节(Tomb-Sweeping Day)的由来和清明节习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