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让孩子爱上中文,真的有可能吗?
“妈妈,我不想学中文!” “中文好难!” “我不要上中文学校!”
如果你家孩子学中文的画风是这样的——别担心,你并不孤单!
在海外,华裔孩子学中文,简直像是攀登一座无形的高山。明明爸爸妈妈讲中文,明明家里还有中文书,为什么孩子还是一听到“中文”就皱眉?
但也有一些孩子,最后竟然真的爱上了中文!他们主动看中文书,听中文故事,甚至写中文日记。到底有什么“魔法”能让孩子从“抵触”变“自觉”?
这篇文章,就来聊聊如何破解孩子的“中文抗拒症”,让他们真正爱上中文!
第一步:别让中文变成“惩罚”
“你不听话?去写五遍‘我以后要听妈妈的话’!”
“作业做完了吗?没做完就别看动画片!先去把中文练习册写完!”
如果中文总是和“任务”、“压力”、“惩罚”绑在一起,孩子怎么可能喜欢?
想象一下,如果你小时候每天被逼着背乘法口诀,还被警告说“你不学好数学,以后找不到工作”,你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吗?
所以,中文一定不能成为压力,而要成为一种“享受”。
怎么办?
- 不要用中文当作“交易工具”。比如:“你学20分钟中文,就可以玩游戏。”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中文是“苦的”,而玩才是“甜的”。
- 多用中文做好玩的事。比如用中文讲笑话,看有趣的动画片,让孩子感受到“中文=快乐”。
第二步:创造一个“中文有用”的环境
孩子的逻辑很简单:没用的东西,学它干嘛?
有个妈妈和我说,她家孩子超级抗拒学中文。可是有一天,孩子忽然主动要求学,因为他们回中国旅游时,孩子完全听不懂爷爷奶奶的话,被表兄弟姐妹们“排除在外”,这让他特别失落。
孩子突然明白了:
“哦,原来中文真的很重要!”
如何让孩子意识到中文的价值?
- 给他们真实的中文社交体验。回中国、参加中文夏令营、让他们认识说中文的小伙伴。
- 让他们需要中文来获取信息。比如,想看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?这部动画片中文版最好看哦!
- 制造“只有中文能解决的问题”。比如,去中餐馆,告诉孩子:“菜单上都是中文哦,想点菜自己来!”
第三步:找到让孩子喜欢的“中文打开方式”
孩子不喜欢中文,往往是因为“打开方式”不对。
有个爸爸,每次教孩子中文都是让他抄写生字,孩子当然不喜欢。后来,他发现孩子喜欢听故事,于是换了一种方式——每天讲一个有趣的中文故事。
慢慢地,孩子开始主动要求:“爸爸,今天的故事呢?”
不同的孩子,对中文的兴趣点不同:
- 喜欢动画片?找中文的!
- 喜欢听故事?每天讲一个!
- 喜欢唱歌?唱中文儿歌!
- 喜欢游戏?玩中文版的《Minecraft》!
让孩子觉得“学中文”不是一件无聊的事,而是一件有趣的事。
第四步:让孩子有成就感,而不是挫败感
孩子对一件事是“喜欢”还是“抗拒”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这件事上有没有“成功感”。
有个妈妈,每天逼孩子写整页的中文练习,孩子越写越烦,甚至说:“我讨厌中文!”
换一种方式呢?
- 降低难度。与其让孩子写整页,不如先从一个简单的词、一句话开始。
- 让孩子体验“自己可以做到”。比如,他们能用中文点餐、和爷爷奶奶视频聊天,就会更有信心。
- 适时给予鼓励。别只盯着错误看,多表扬孩子的进步。
第五步:给孩子“选择权”,而不是“命令”
有时候,孩子抗拒中文,并不是因为不喜欢,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“没得选”。
如果家长总是命令:“你必须学中文!” “你一定要去上中文学校!”
孩子的本能反应就是:“不!我偏不!”
试试换种方式,把“命令”变成“选择”:
- “你想听《三只小猪》的故事,还是《龟兔赛跑》?”(都是中文的)
- “你想先学这五个字,还是那五个字?”
- “你想写一封中文邮件给爷爷,还是录一段中文视频给奶奶?”
当孩子有了“掌控感”,他们对中文的接受度会大大提高。
结语:中文学习是一场马拉松,而不是百米冲刺
学中文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
如果孩子现在抵触中文,不要着急,不要焦虑,更不要强迫。
学中文,最重要的是:
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它。
如果你发现孩子开始用中文开玩笑、主动看中文漫画、用中文和你聊天——那么恭喜你,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!
相信我,中文不是孩子的“负担”,而是他们未来的“超能力”!
如果你也有让孩子爱上中文的好方法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!一起让更多孩子从“抵触”变“自觉”!
本文由噼噼中文的GiGi老师撰写。海外华裔学中文,我们噼噼中文网与您同在。
喜欢我们噼噼中文的博文,请享用我们的免费学习资源。或者,登录我们噼噼中文的博客主页,阅读更多!
儿童正念冥想的好处:培养内心的花园(含儿童冥想音乐Video)
中华文化:孔子(Confucius)与《论语》(The Analects)
端午节的起源和端午节习俗(Dragon Boat Festival)video
澳新军团日的历史意义与纪念Anzac Day+经典Anzac饼干配方
清明节(Tomb-Sweeping Day)的由来和清明节习俗